走进增城低碳总部园,38栋企业总部楼、高层产业大楼错落有致。在这里,每月都有项目路演、产融对接、金融知识宣讲等活动,为引入项目、培育企业搭建起沟通交流平台。
目前,该园区现有20多家金融机构入驻,包括商业银行、增城普惠金融促进会、风创投资基金、保险证券等,共同构建起覆盖企业从初创到成熟全生命周期的资本赋能体系。仅2024年,已为企业融资超20亿元。
那么,针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难题,增城低碳总部园是如何破解“融资生死局”?
链接资源,解决企业融资需求
资本苦于“找不到好企业”,企业困于“得不到救命钱”,这是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现实情况。尤其是科技创新型企业,因高投入、高风险、高不确定性与长周期特征,部分企业虽然掌握先进技术,但在传统的金融评价体系下难以获得足够的资本支持。
“每月走访对接企业,倾听企业发展困境,了解企业成长状态是园区的一项常态化制度。”低碳总部园执行董事杨声霖说,每次走访,基本都绕不开资金问题。
为解决园区企业雷登电梯有限公司的资金问题,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通过深入调研企业技术实力和市场前景,基于其专利技术价值和稳定的订单流,最终无需抵押物,即为其提供大额科创信用20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支持,并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贷款贴息。
“针对园区中小微企业,我们提供‘短、小、急’信用产品融资,线上审批,三天放贷。”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广州市增城支行副行长罗思云表示,低碳总部园集聚多元产业,为银行形成“园区+产业链”双重风控视角,更有利于为企业提供金融支持。
目前,低碳总部园已汇聚主流商业银行,提供科技贷、信用贷、普惠金融贷、创业贷、投资联动贷、经营贷等,累计为入园企业发放贷款超过200亿元。
以赛促引,风创投资基金助企生长
在广东元能星泰孪生科技创新有限公司,两个陈列架展示着各种创新大赛获奖奖牌,颇为引人注目。之所以落户增城低碳总部园,源自一次“双创”大赛。
自2023年以来,增城低碳总部园连续三届承办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东赛区)暨“珠江天使杯”省级“双创”大赛,为优胜项目提供融资对接与落地保障,成为“双创”资源的重要聚合平台。2024年,由清华本科毕业生凌晖创立的广东元能星泰能源水利数字孪生平台在“双创”大赛(初创企业组)获得优胜奖,并成功落户园区。
在能源行业领域,传统信息化系统跨系统协同作业难度大,整体效率低下,常见一体化平台支撑不了复杂业务。
针对这一行业难题,广东元能星泰系统深度融合数字孪生、多模态AI、边缘计算等前沿技术,实现从数据采集到智能决策的全流程自动化,助力水利企业数字化转型。
“研究成果要实现商业化落地,早期需要更多的资金,恰好在对接中,侨梦苑产业投资基金给予500万元股权融资,这对我们很有帮助。”凌晖说。
在2024年“双创”大赛现场,包括广东元能星泰孪生科技创新有限公司在内的15家获奖企业,均获得风创投基金投资并落户园区。
全方位服务,打造企业上市培育基地
当前,低碳总部园注册入驻企业900多家,其中,今年上半年新增注册入园达60多家,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0%。
围绕不同阶段项目、企业的发展需求,该园区打造人才引进、创业孵化、政务服务、技术和市场对接、科技金融、交流合作6大公共服务平台,提供从企业初创、成长到产业化等阶段的全方位、一条龙、一站式配套服务,让企业在园区切身感受到创新创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同时,该园区还联合区金融和上市工作服务中心、南粤基金、广东股权交易中心、广东省科技金融促进会、万联证券六方共建“增城区企业上市培育示范基地”,为入库后备上市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提供并购重组、股权改造等专业资本运作服务。目前已培育上市后备企业库14家,在广东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8家,形成梯度化培育格局。
日前,该园被纳入广州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区管理范围。对此,杨声霖表示,纳入广州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区,标志着园区进入一个全新的起点,将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充分认识做好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的重要意义,坚持增城所向、企业所需、园区所能,不断提升科技金融服务能力,推动多方联动合作共赢,共同助力增城科技企业高质量发展。
文|记者马灿通讯员增宣
图|通讯员提供